儒眼观商海:商业竞争中的礼
 

何为“礼”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意。孔子说:“问得太重要了!礼,与其铺张奢侈,不如俭朴。拿丧礼来说,与其轻松周备,不如发自心底真正地哀伤。”
    孔子所言的礼,绝非仅限于仪式、礼仪这样狭小的范围。关于坐卧行进的礼节只能属于礼的支流末节,礼的关键在于维持全社会的秩序。因此,礼一字中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大到一国的政治刑律,小至人们的一举一动;外至威仪典礼的细枝末节,内至自身心境想法。孔子是在解释:一个礼字包含这样高远的含义。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篇》)
    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
    欲修礼成仁,首先要克己弃私欲。这难道不是精神修养之道吗?若克己修礼,则天下归仁秩序井然。这难道不是政道的秘诀吗?《礼记》中记载周的刑政,实际上也是为此。
    向孔子问礼之根本的林放是鲁国人。林放看到当时讲礼之人只拘泥于细节,只重视繁文缛节,于是怀有这样的疑问——所谓礼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他又考虑到周礼所尊崇的不应该是这样繁文缛节般的细节,于是向编撰过《礼记》且精通礼的孔子询问礼之根本。
    在常人看来身为鲁国人的林放应该是不谙礼节的,而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孔子首先赞赏道“你的问题意义重大”,佩服其问题得当,于是回答了该问题。
    孔子的回答并不是事无巨细啰唆的解释,而是言简意赅,充满妙处。而回答林放的问题也是如此。啰唆地解释礼之根本是这样的,必须是这样的,正因问题是根本性的,比较重大,所以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于是就变得没有止境。因此,孔子没有提及礼之根本,而是指出陷入礼节细节的弊端,据此自然地就使提问之人理解了何为礼之根本。这就是所谓的机智的回答。孔子是圣人,其言论中经常有机智的回答,有子在《学而篇》中断言: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学而篇》)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理与行为规范,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仁慈博爱之心的根本所在啊!
也是学习了孔子这种机智的辩论方法的结果。
    我在有的地方并没有实践孔子《论语》中所教授的礼,但对他人尽量不使用粗鲁的言语,对于任何人都要表示出衷心的敬意。另外对于祭祀祖先一事,敢于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将重点放在精神上。
若处乱世礼总是容易被破坏,就有不能施行的倾向。重礼并修礼是太平盛世的事情。因此在维新时期的豪杰们当中,没有看到重礼之人。诸位都生性磊落,行动自由。其结果,家道(为一家大治而遵守的道德、家政、家计等)不治者很多。木户孝允公和井上馨侯也是如此。其中,比较严于修礼的大概是大隈重信侯吧。即便如此,在一部分人中还是存在着对他的各种指责,但若提起大隈侯,首先应说的是他是个家道大治之人。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版权所有: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   Copyright © 2016-2021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20001157号   技术支持:天润科技  

地址:南阳市宛城区新华街道民主街东段范蠡文化研究院秘书处   电话:18637763905 邮箱:fanliyanjiuyuan@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