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戏曲剧本 挖掘范蠡文化 ——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举办戏剧作品研讨会
本网讯(朱振华) 2016年12月14日,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与南阳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范蠡出宛》、《蠡施情缘》(又名《范蠡与西施》)戏剧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由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强主持。南阳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张哲与我市新老戏剧创作、编导专家魏天保、高建德、李古娥 、唐明华、李平、史瑞、张兼维等南阳戏剧界、文化界1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这次会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身在北京的南阳藉著名范蠡研究专家、本院顾问夏廷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系主任、本院副院长袁延胜专门发来贺信;南阳市文广新局局长苏定堃、中共南阳市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宛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崇龙等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自今年3月底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征集到两个与范蠡有关的戏剧作品,一个是南阳剧作家徐清才创作的九场新编历史剧《范蠡出宛》,另一个是三门峡剧作家姚梦松创作的七场新编历史剧《蠡施情缘》,举办这次专题研讨会,旨在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对作品提升打磨,早出精品,力争推向舞台,扩大社会和影响,为宣传和弘扬范蠡文化精神做出努力。 研讨会前,南阳市大调曲研究会应邀派出四名曲友专程来到会场,向大家表演了《范蠡游湖》、《醒世辞》两个南阳大调曲传统曲目。婉转悠扬的唱腔,质朴醇厚的韵味,发人深省的唱词,让大家思接千古,神游春秋,油然而生对乡贤先哲的敬佩之情。
研讨会开始后,两位剧作家姚梦松和徐清才首先畅谈了剧本创作的构想和剧情,表示十分感谢主办方为他们举办专题作品研讨会,虚心接受各位专家的指导。
姚梦松,河南省三门峡市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三门峡币戏剧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大戏《洛神赋》、《山野秀才》等十余部,兼有广播剧及其他艺术门类创作,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徐清才,创作的《三院禁约碑》是宛梆新时期代表剧目,也是宛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被称为“河南戏曲界的传奇”。徐清才曾经创作出31部戏曲作品。 据姚梦松介绍,他一直想写一个关于南阳商圣范蠡的戏曲剧本,但是迟迟不敢动笔,因为关于范蠡的戏曲很多,都非常有名,怕写不好。后来在老朋友的鼓励下,以范蠡经商的“诚信善精神”为创作主旨,以“戏的三个标准(观众检验、市场考验 专家审验)”为指导,把这个剧本的写作从政治层面、人民层面和艺术层面上铺展开来,艺术的进一步呈现范蠡完美的一面。
徐清才,南阳市宛城区人,原内乡宛梆剧团编剧,共创作历史剧、现代剧30多部,1986年与人合作的现代戏《酷情》获河南优秀剧本奖,相继在全国20多个省市演出,形成风靡一时的“酷情现象”;他创编的《三院禁约碑》获河南省第七届戏曲大赛优秀剧本奖。 徐清才对自己创作的《范蠡出宛》做了介绍。他说,这个剧本展示了开始范蠡的怀才不遇、爱国忠君的思想,全戏依托南阳当时的历史背景,矛盾点选在白河岸边,表达一种“曲线救楚”(灭吴救楚)的观点,用戏曲演绎一段范蠡的走出宛城、走向吴越争雄大舞台的故事。 听完两位作者的介绍后,与会的各位专家针对两个剧本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要求的指导开展研讨,取得圆满成功。
南阳市戏剧工作室原主任魏天保针对这两个剧本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两位剧作家很有成就,特别有实力,两部剧本都很有基础,内容厚实,这两部戏可以说是上下铺和姊妹篇,都是在张扬南阳的文化和弘扬真善美的作品,对传播南阳文化很有帮助。《范蠡出宛》展示了范蠡志存高远的宏伟抱负,大丈夫忧国忧民的志向。整部戏反映黎庶风格,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篇章结构紧凑。这部戏弥补了南阳历史名人范蠡没有曲艺的缺憾,丰富了南阳的戏曲文化。缺点是整场戏需要再精炼一点,整体架构要做适当调整。《蠡施情缘》这个剧本全剧本洗练、空灵、彰显剧诗之美,语言表达准确精致很有文采。全戏人物刻画精当到位,完善了民家传说,展示了范蠡与西施志同道合,为百姓大义的形象,给西施一个理想的结局。矛盾冲突处置恰到好处,结构完美,整部戏层层推进,扣人心弦,呈现唯美的寄托和许诺。缺点是这部戏可以把离别的那场戏处理的再沉重一些,把人性的悲凉表现出来,进而使矛盾冲突更尖锐一些。
著名戏曲导演、原艺校常务副校长高建德针对这两个剧本也谈了自己的认识。他说,两个剧本很有基础,都体现了戏曲的“豹头、熊肚、凤尾”的结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对文艺的创作有很高的要求,在这两部剧本中,体现出人民性,有味道,这是很难得的。缺点就是要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观众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都要展示出来,展现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不要太过渲染,容易影响戏曲的主调。
著名剧作家、河南戏曲大奖获得者李古娥说,两位老师都是宝刀不老,写出了很不错的剧本,为范蠡研究提供一个可圈可点的范本。徐老师的作品语言深沉,是长处,更是特点。缺点是矛盾发展的两条线贯穿需要再自然一些,起到一种水到渠成的美感。部分段落对白太过民间化,降低了范蠡的人生价值取向,需要把戏曲的价值拉得更高一些。姚老师的作品语言清新,人物刻画逼真,角度把握也很好。缺点是人物内心的挣扎的情节部分处理需要在深一些,人物内心更纠结一些,这样才更完美。
著名戏曲评论家、市戏工室主任唐明华说,我们戏工室很早就有给南阳的历史文化名人都出一个戏曲剧本的意愿,其他名人大都有了,现在缺少的就是范蠡的戏剧作品。今天,两位作者的创作是对南阳戏曲事业的强力支持。从逻辑层面上说,徐清才编造了很多故事,剧本很长,但是范蠡离宛的主要原因不太清楚,因为戏要符合逻辑,做戏、写戏都要成立。这个剧本矛盾需要再集中一点,内容再精炼一些。姚梦松的剧本几乎颠覆了历史,有很多地方角色形象、历史跨度,从逻辑上说不圆,严重颠覆历史典故和约定俗成的故事。已经有的故事不能演绎,没有的故事可以编造,不能触动历史文化的红线。同时,戏曲的矛盾处理一定要到位。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张兼维说,两位老师的戏曲剧本写得都不错,为南阳挖掘文化品牌和打造文化名片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徐老师81岁,姚老师已经退休,都还能坚持戏剧创作,令人佩服。姚老师的作品站位高,矛盾冲突跌宕起伏,展示大义担当精神。徐老师写的是民间戏,是高台教化,老百姓看的,简单易懂,耳熟能详。这两个剧本要往后继续写,写出范蠡的民族之骨的精神,西施的民族之魂的精神,用超越和跨度展示戏曲的无穷魅力。
南阳市文广新局副副调研员张哲代表市文广新局作了总结讲话。他说,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举办这次剧本研讨会很不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打磨出一些精品的戏曲剧本,所以我们派出了最强阵容,参加这次研讨会。两位老作者能如此精心创作很感动,这是一种家国文化情怀。题材是文化标签,南阳戏曲界需要有宏观上,具有历史高度的、大环境上的站位提升作品。每一个剧本展示在舞台上都是一种自我实现,对历史人物的展示有很强的推进作用。 《范蠡出宛》剧本结构、架构完整,有历史剧的味道,也很准确的把南阳的特质体现出来,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缺点是这部戏的主题是什么?出宛背景未交待清楚。婉玉的爱情有点不伦不类。《蠡施情缘》剧本显示作者很高的功力,笔法独到,清新凝练。缺点是剧本跨度太长、没有立足南阳,选材选位不准。戏写得不够大气,爱情大于才情,有的内容接近于戏说。特别是最后一场很生硬,硬加上,很唐突。要向二月河先生学习,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进而把人间的美好愿景和情愫表现出来,达到预期效果。 大家针对剧本各抒己见,以百家争鸣的态势,从不同的角度对两部剧本进行评论和指导。并且为作者指明了修改方向和路径,相信经过修改后的剧本更有高度,更有厚度。 最后,两位剧本作者表示,所以意见对自己的认知和悟性提高很大,一定要做一个完美的戏痴,把这些建设性意见吸纳归容,潜心修改,早日把这两部戏改出来,推到舞台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