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10教育家
夏廷献
教育家是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教育家可分为从事广义教育活动的"广义的教育家"和从事学校教育的"狭义的教育家";从个人贡献领域可分为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事业家等。
范蠡不仅是"广义的教育家",也是"狭义的教育家",不仅是教育理论家,也是教育实践家。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用于教育事业的著名教育家是孔子,其思想遗产为历代继承和发展。范蠡在以下五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付诸了实践。
第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主张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使智、愚、贤、不肖等各类人消除其差别。范蠡在兴越灭吴国策中,提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二十年大战略。意思是十年繁殖增加人口,十年教育和训练民众。把全国办成一个大学堂,持续进行全民大教育,历史罕见!气派、规模、效果、意义均超越了办私学培养了三千弟子的孔子。
第二,“经邦济世”的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 “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君子经邦济世。教育学生学好: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范蠡在推行全民教育中,根据越国人的实际,在普遍教训“六艺”的基础上,在陆师、水师部队中突出了忠君、爱国、守纪、勇敢、技精的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越国军队,达到了以少胜多——“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用兵境界。
第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教育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主张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方法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简称为“因材施教”。范蠡在陪同越王勾践入吴为奴三年的过程中,在囚禁的石室对勾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治国理政“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回到越国后,先在诸暨后在会稽,对勾践进行了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奋发图强的“继续教育”。为实现兴越灭吴九术第四术“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派遣美女入吴,以迷惑他们的心志,扰乱他们的计谋),对西施、郑旦实施了三年的特殊“素质教育”。
第四,“宁死善道”的教育标准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求做到“磨而不磷”(磨了以后不变薄),“ 涅而不缁”(染了以后不变黑),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在必要时宁愿“杀身以成仁”,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范蠡对越国军队的教育非常成功,实战中,军卒不怕死亡、笑对牺牲、斗志极其旺盛——达到了把“矢石”当成“饮料”喝的程度。范蠡对西施、郑旦的教育,除了语言琴棋书画礼仪服饰等必具素质外,特别进行了爱国保密教育,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漏身份和使命。西施入吴后做到了“涅而不缁”,完成了谍报任务。
第五,身体力行的教育态度。
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耻其言而过其行”(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在办学时, 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范蠡在复兴越国的进程中,大事小事都做到了身体力行,在灭吴的战争中,做到了身先士卒。在辞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三散千金”的过程中,对家人、友人和其他商人进行了“富行其德”的率先垂范教育——这一点特别了不起,是范蠡身后两千多年来的商家们一直没有或没有完全做到的。
范蠡在教育上的思想和显著成就,似乎没有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从这个角度切入研究范蠡的似乎还不多。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光大。 近年,有社会组织机构把范蠡——陶朱公同陶渊明、陶行知并列,冠以“三陶教育”。认为在底层平民教育上,“三陶”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