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你好,大家都好
——范蠡是历史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人 夏廷献
欣闻浙江越商文化研究会计划中的第三届范蠡商业思想论坛,根据防疫要求,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特表祝贺!祝胜利举行,圆满成功!
感谢越商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严家明先生通过联会秘书长周文生先生邀我在线上发言。鄙人因技能和技术条件所限,不能上线与大家交流,表示歉意!现发去拙文,参与论坛,请诸位指正。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
我觉得这个主题很好,很重要!二者关系,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更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的问题。这个主题,一是抓住了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做大、如何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二是涉及到企业家如何获得口碑、赢得社会尊重、历史留名的声誉问题;三是扣住了时下力推的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国家政策。换句话说,在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奋斗中,企业家应该如何理解和执行共同富裕的国策,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立功立德立言”尤其是“立德”,向古代先贤指出的天下大同方向迈进,是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说到“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我觉得实业家范蠡是中国历史上明白二者关系的第一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人。范蠡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主要是先富带后富。可以概括为“我好过,你好过,大家都好过”或者简单说是“我好,你好,大家都好!”
让我们从2400多年前范蠡帮助鲁国穷汉猗顿说起。
诸位都是研究范蠡文化的,想必对范蠡帮助鲁国穷汉猗顿的事都已经知道。这里,从论坛主题角度,再说一下。《史记·集解》中说: “ 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飢,桑则长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zì雌性牲畜)。’於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貲(zī)拟王公,驰名天下。”
以上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载了范蠡诚心给猗顿传授了发家秘方: 你想尽快致富,就饲养“五牸”—— 牛、马、猪、羊、驴五种母畜 。其他史料介绍,范蠡根据猗顿没有资本的实际情况,还给猗顿提供了品种优良的雌性的牛马羊。猗顿受到鼓舞,带着范蠡馈赠的母畜离开陶地。之后两种说法,一说是回到原籍鲁国发家致富了。一说是根据范蠡的指点,迁徙西河(今山西西南部地区),在猗氏(今山西临猗境)南部畜牧牛马羊。当时,这一带土壤潮湿,草原广阔,尤其是猗氏县南20里处的对泽(今山西临猗县南王寮村),为一片面积很大的低洼地区,水草丰美,适合畜牧。猗顿在这里开始起步创业。牛马长成后,又用其驮运当地湖水晒成的池盐到外地,连同牲畜一起卖掉。十年之间,资财便达到王公贵族水平,驰名天下。《史记·货殖列传》说“猗顿”成为富户的通称,达到了与陶朱公并称“陶猗”的高度。
以上这段史有记载的佳话,充分说明,范蠡在自己从创业时的鸱夷子皮到成为富裕起来的陶朱公之后,主动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帮助穷人富裕起来。猗顿可以看做是被范蠡资助从穷汉到富户的典型代表,所以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
范蠡不仅帮助猗顿成了富户,实现了“我好,你好”的共富愿望,还三散千金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达到了“我好,你好,大家好”的境界。《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对范蠡概括了这样一段话:“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大家知道,古代的千金,相当于今天的几十亿元。范蠡在十九年之中,三次通过多种经营获得几十亿资财,然后三次把这些钱财无偿分给他周围的穷朋友与困难兄弟——他雇佣新老员工以及驻地周边需要帮助的人。一次,两次,三次!说明他不是“做样子”,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侠义举动。由史料明确记载的“帮助猗顿”“三散千金”的不争事实,结合他留下的《商训》《养鱼经》等,分析范蠡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情况,是不是有这么四点,同大家探讨:
第一,依法经商,合规经营
合法合规经营是企业家首先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范蠡是姜太公、管仲之后,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有思想理论,更有实际行动——是个“行动派”。他在担任国相兼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的期间,制订并推行了许多治国治军利民的法律,例如“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战略和“鼓励生育政策”——他是中国历史上从国家层面制订鼓励生育政策的第一人!范蠡辞官经商建立实体经济组织后,在商业领域除了遵守陶地和经商(物流)所到的各个国家的法规外,他还在内部制订和推行了《陶朱公商训》《陶朱公经商十八法》《陶朱公经商十二戒》等法规性质的守则,依法依规开展商业活动。从而保证了他的事业越做越大。
第二,诚信经营,货真价实
作为生产商品的企业主,诚实守信,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信息和商品实物,是商家重要的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商家的声誉和事业的兴旺发达。关于货真价实,范蠡提出“务完物”的要求或曰标准。所谓“务完物”,就是务必使用真材实料、制作的、出售的物品,务必品相精美质量优异。这是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稳定消费者信心、营造消费安全环境、扩大市场规模的核心问题。范蠡“务完物”的要求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口碑,赢得了消费者,赢得了市场,尽管范蠡什利取其一(通行规则是取二),仍然获得了利润。“务完物”的思想被后人继承,逐步演变成了商界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物美价廉,有假包换”的通俗化口语和招牌。
第三,善待员工,拴心凝魂
企业主、企业家善待自己员工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是保障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途径。范蠡之所以在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能够三散千金,是他关心并解决跟随他从越国来的老员工和在当地雇佣的新员工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的结果。他在陶地建立“陶朱公庄园”后,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薪资,提供住房,组建家庭,适时培训,提高素养,学习技能,把陶地建设成了安居乐业、市场繁荣、文明昌盛、人们向往的“经济社会特区”,在周边国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猗顿就从鲁国跑去取经了嘛。过几年还把大家一起赚来的千金,无偿分发给大家。一散千金,二散千金,三散千金。范蠡这样做的结果,彰显了人格魅力;树立了楷模形象;营造了“我好,你好,大家都好”的特区文化环境。员工们日子好了,感觉跟着范蠡有干头,有盼头。自然愿意跟着范蠡干,努力施展自己本领,陶朱事业自然兴旺发达。
第四,参与慈善,扶贫济困
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扶贫济困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范蠡帮助猗顿发家致富,三散千金资助日子比他差的人,都是扶贫济困的慈善行为。范蠡的做法, 开创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口皆碑。以至于他身后四百多年的史学家司马迁都受到了感动,把汉语言文字中最美好、最高尚的“德”字送给了他,赞赏他三散千金帮助身边和周边穷人的崇高行为是“富行其德”。民间把他当“财神爷”敬,敬奉他为“民商鼻祖”、“慈善鼻祖”,是对他自觉担当社会责任行为发自内心的推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范蠡三散千金的慈善行为,坚持了三个原则:一是持久。十九年之中,规模性散发千金搞了三次,个别的不知道有多少——猗顿是记录的个例;二是扶贫。三散千金的对象是困难兄弟和周围的穷朋友。而不是去攀富——为了个人目的把钱送给不需要的地方或本来就很富裕的人;三是驻地。范蠡三散千金,就是散给他所在的“陶地”居民,没有散给外地、更没有散给外国。
范蠡做慈善的“持久、扶贫、驻地”三原则,非常重要,是承担先富带后富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现实意义。君不见,如今有所谓的大企业家,不扶贫专攀富——把在中国赚到的大把钱——劳动者的血汗钱,捐赠给十分富裕的外国!还有的人不是把钱用在驻地搞建设,而是把钱转移出了中国。有位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家,赚了中国大量的钱,不在中国承担社会责任,把高端产品无偿捐赠美军获得美军奖赏。此人大言不惭地说,不在乎社会评价,只在乎自己后世子孙的评价(此人可能没有读过或者是忘了秦桧后裔、乾隆十七年状元秦大士在杭州岳飞墓前的名言: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当然,个人赚了钱怎么用是个人的事,不好置喙。但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总还要想一想自己的钱是在哪儿赚来的?取之于民没有用之于民,也就罢了,但不能资助一直霸凌中国总想灭亡中国的帝国主义者吧。如果不能改弦易张,遭到国人的唾弃,是早晚的事。以上这些话,好像扯远了,其实没有跑出“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主题——更显得论坛主题的针对性和重要性。
范蠡那个时代是农业社会。商,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阶级,但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中国版图上人口也不多(秦统一中国时人口才2000多万) !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范蠡率先所做的四个大项:依法经商、诚信经营、关心部属、参与慈善。
如今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生产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知识产品的企业家多不胜数,其社会责任的类别内容也逐步增多。例如企业家做慈善捐赠对象就比范蠡时代多了去了。福利院、医院、学校、幼儿园,范蠡时代没有嘛。范蠡时代也没有需要保护地球、天空、太空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代不同了,社会责任的内容也不同了,但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则是相同的,而且更重了。这一点不能含糊。试想一下,各地各个行业的企业家都能在驻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全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从理论上弄清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实践上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须;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是对企业家智慧智商和能力声望的一个考验;也是社会大众对企业家的希望和期盼。
“民商鼻祖”范蠡已经给中国企业家做出了榜样,2400多年前,他已经主动帮助穷人、三散千金,在自己庄园、陶地,营造出了一个“ 我好,你好,大家都好”的和谐小社会,实属超前,很不容易!
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范蠡就是这样富行其德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商,期望所有的企业家都能成为“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21/11/27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