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相•良商——范蠡的智慧
一、南阳特殊的地位孕育了一代圣贤
南阳是在地球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大盆地,四面环山,植被茂盛,是个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上,这里属于南船北马的交通要道,南方的诸侯们进贡给周朝的粮食物资都在南阳卸船上岸,换乘车马运往都城。
公元前1041年属于周王朝时期,楚国在淅川下寺一带建立了第一个都城,这是考古学家们,根据这里的出土文物,论证出来的结果。后来楚国的地盘疆域不断扩大,南阳最终成为楚国向北扩展的北大门。
春秋初期,楚国逐渐强大起来,先后吞并了汉水流域的诸侯国,处于今天南阳地盘上的申、吕两个小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借助于南阳陆路畅通,江河便利的条件,就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南阳简称的“宛”,就是从春秋晚期时候开始的。
范蠡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范武子的六世孙,祖上迁居到南阳。南阳今天穿城而过的白河,古代称作淯水,范蠡的家,就在南阳淯水之滨的白河东岸。或许范蠡的太爷爷看到这个南北过渡带上芳草盖地,植被葱茏的好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范蠡的家乡位于楚国北端,地理上占据南北要咽。
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室为遏制楚国势力向北扩张,周宣王封他的舅舅申伯在这里建立申国。到了春秋初年,周王朝的势力日渐衰微,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大多不怎么服从周王朝的号令,原本团结在王室周围的诸侯们各自怀着心事,名义上还听周天子的话,事实上已是分崩离析,申国的国势也日落西山,终于在公元前687至前677年之间被楚文王所灭。
楚国灭了申国之后,楚文王仍然任用亡了国的申国旧臣治理地方,目的是他们熟悉当地百姓生活,可以更好地巩固楚国在南阳一带的统治地位,这一举措最终为楚王争霸天下打开中原大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南阳此时的名字还是申邑,因其战略地位和商贸优势,已经成为楚国仅次于当时楚国的都城郢都的第二大城市。
春秋末年的南阳处于南北水陆中转站,那时候南方的商船,都要在这里卸船,重新装上大车运往北方。而北方的商人也把货物拉到这里交易,卖给南方的客商,在白河的码头上装船,顺流而下走汉水,汇入长江后把北方的货物销售到南方各地。
范蠡家向北三十里就是宛县,是个很繁华的城市,南北大通道上车水马龙,信息畅通。这就为范蠡提供了接触社会的便利条件,方便他搜集各诸侯国的社会政治、军事防御和经济文化信息,了解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性,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二、范蠡的成功取决于他善于学习和发现
范蠡是中国春秋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商业鼻祖,他与孔子为同一时期的中华圣贤,在一些哲学史籍中,称范蠡为范子。
青少年时期的范蠡博览群书,胸怀大志;从政生涯忍辱负重,励精图治,兴越灭吴,其建树彪炳史册;功成身退以后弃官经商,“三致千金”、“富好行其德”,达到极致完美的人生境界。范蠡强大的内心世界、缜密审慎的治国兴邦方略、洞悉“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商业思想,成就其为一代圣贤,被后人称颂。
范蠡出生于楚灵王七年,也就是公元前536年。
范蠡自幼聪敏睿智、胸藏韬略,熟读诗、礼、书、数,善射、御。用得上少年才俊,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这些赞誉之辞。因为他天资聪慧,读了不少书,善于吸取诸家学说,后来到了越国之后,得到大名鼎鼎的计然老师的赏识,把一辈子积攒的治国方略都传授给了范蠡。
楚国经历数百年的时代变迁,出了不少能干的国君,但也有个别水平一般,德行不好的统治者。在楚灵王死后,接任的新君楚平王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好色之徒,他宠信侫臣费无忌并封其为少傅,费无忌是个坏货,楚国从此国无宁日,朝中事非不断。
费无忌坏到什么程度呢?楚平王本来就是个道德上无底线的君王,那是公元前527年,平王为太子建聘秦王之女孟嬴为夫人,派费无忌到秦国去迎亲。这家伙发现孟嬴貌美无双,回国后,费无忌为了巴结楚平王,就劝平王自己娶这个儿媳妇儿。平王也真是个东西,竟然不顾伦理道德,不考虑未来的国君儿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使上了掉包的勾当,娶了孟嬴为夫人,事情办的太荒唐,被天下人所不齿。
范蠡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极其无奈,只好闭门读书修心养性,终日不与外界接触,隐居求志。
当年楚国派驻宛县的县公文种,是个博学多识,胸怀大志的人才。文种因看不惯楚平王的所作所为,更不愿与一班奸侫同流合污,敷衍趋势,最终被贬到南阳作了个小官。
文种通晓治国方略,勤政爱民,体察民情,在治理地方的同时广泛搜罗各方面信息,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等待时机报效国家。当他了解到范蠡是个有思想有抱负的青年,同样也是怀才不遇时,就有意和他结识交往。
这一天,文种驱车来到淯水之滨范蠡的家,专程拜访范蠡,当时范蠡还不了解文种为何人,为了避免与人闲扯瞎耽误事儿,就在家中模仿狗的叫声逗狗玩耍,狗见到生人便冲上去向文种狂叫。随从急忙上前遮挡,担心文种被狗咬伤,文种却说不必遮掩,跟随从说:“今天在这里见到范蠡有圣人的气质。”史书中记载的原话是:“今吾到此,有圣人之气”,“乃下车拜,蠡不为礼”。文种说完就赶紧下车向范蠡施礼。范蠡并没有马上回礼,而是假装迷糊,躲避到一边去了。
经过一次接触之后,范蠡谨慎地打听了文种的情况,了解到文种是个君子,内心里接受了文种。当文种第二次又去拜访的时候,范蠡因文种突然来到,而自己一时间衣衫不整来不及换衣服,不合乎对客人的礼制,借故避而不见。
此后,范蠡整理衣冠、打扫庭院,专等文种上门。果然,文种不久之后再一次来访,两个决定越国生死存亡的志士,终于在第三次会面,这一见,浓墨重彩的越国历史即将由他二人去书写。
志在报效祖国的范蠡本是倜傥高洁,具有圣人气质的一个人,无奈身处楚平王昏庸暴虐的执政环境,空有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见到文种之后,自是相见恨晚,二人彻夜畅谈,共商国是,谋划未来。
三、范蠡离开楚国投奔越国,是不愿与故国为敌
范蠡和文种耳闻伍子胥出逃、父兄被杀;目睹费无忌祸国殃民,楚国日益腐朽的政治局面,二人痛心不已,决心离开楚国,寻找可以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新天地。
早在范蠡出生时的五十年前,楚庄王就已经任用孙叔敖为令尹,推行新政,重视农耕,鼓励商业、工业。而南阳坐拥水陆交通要道的便利条件,又有铸铜、冶铁、琢玉等发达的行业,带动商贸飞速发展,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大都市。南阳地处中原,其战略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公元前538年,楚、蔡、陈、郑等12诸侯国在这里会盟。范蠡自幼在这里生长,深爱着家乡的土地,此刻不得已离开楚国,怀着曲线报国的浓浓深情依依惜别。
春秋时期,长三角地区的吴国,与地处杭州湾的越国“同风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从长远来看,越国则更具统一东南地区的潜在优势,当时吴楚双方处于交战状态,范蠡、文种不能帮助楚国的敌国。“君子逢时,不入仇邦”。他两个放弃邻楚的吴国而投奔越国,既是君子所为,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据史料记载,二人入越之前曾在吴国游历,这该是衡量两国情势,掌握吴国实力和资讯的一次专门行程。
公元前513年,范蠡和文种来到了越国,此时为越王允常执政,一邦老臣辅国,越国形势稳定,二人尚未崭露锋芒。因此,文种虽进入政界但并无所发挥。范蠡籍此浪迹江湖察堪越国周边地理形势,了解社情民风,为治理越国实现富国强民的宏图愿景积蓄能量。
在著名的槜李大战来临之前,二人皆跻身朝廷,迎接越国的一场巨变即将到来,范蠡和文种就要粉墨登场,潜于淯滨的鲲鹏即将展翅翱翔。
四、遇大事冷静沉稳,是范蠡成功的要点
作为近邻的吴越两国崛起于春秋晚期,当时吴国较越国强大,两国之间战事不断。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新丧,其子勾践即位不久,计划一举消灭勾践吞并越国,在浙江嘉兴发动了槜李大战,攻打越国。战争最终以吴王阖闾伤重身死,吴国大败而告终。吴王阖闾临终之前,嘱咐儿子夫差说:“必毋忘越!”吴太子夫差继位,发誓报仇雪恨。
三年过后,吴王夫差除丧,准备好兴兵攻越,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公元前494年,勾践获得情报:吴国日夜演兵练武正准备向越国报仇。勾践打算先发制人,兴师伐吴。
范蠡建议不可轻举妄动,提出了战争必须切合天时、地利、人事的思想,指出:保持昌盈,就要遵守天定规律。措施有节制,就要遵从大地法则。扶危定倾,就要谦卑自处,效法人道。并一再劝阻勾践:侵夺别国土地,是违背道德的行为,战争是下策,是人事中最后的一种手段,首先动用武力挑起战争者,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越轨过分行事,为天理所不容,得不到好处。”
勾践不听劝阻,认为范蠡的言论是惑乱视听,断然与吴国激战于太湖椒山。
古籍原文:《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貳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吴王夫差意在复仇,早已磨刀霍霍,又有猛将伍子胥领兵,夫椒一战大败越国军队,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山上,亡国的阴影笼罩越国大地。
兵败后的勾践情绪沮丧失落,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危难之际,范蠡制定了:“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而已,又身之与市。”的救国方略。得到勾践认同后,派文种为使节,卑辞厚礼向吴王求和,保全了勾践性命,越国得以喘息。
吴王接受勾践投降,根据投降协定,命令勾践到吴囯为奴。勾践担心“往而不返,客死敌国。”范蠡鼓励勾践韬光养晦:“闻古人云:居不幽,志不广,形不愁,思不远。圣王贤主皆遇困厄之难,蒙不赦之耻,身居而名尊,躯辱而声荣……夫吉者凶之门,福者祸之根。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知其非畅达之兆哉。”
接受了范蠡劝慰的勾践夫妇遂决定入吴,以奴隶身份侍奉吴王。范蠡和文种约定,由文种坚守越国后方阵地,休养生息,强大国力。范蠡跟随勾践曲身为奴,一来服侍勾践夫妻,再者便于为勾践出谋划策。
五、身处逆境不为功利所动摇,体现出范蠡的忠和义
范蠡在吴国对勾践必恭必敬,恪尽君臣之道。
夫差看到范蠡与勾践虽然衣衫褴褛,同为奴隶,但仍不失君臣之礼,触动内心,就拉拢范蠡:“寡人闻贞妇不嫁破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为奴仆,来归于吴,岂不鄙乎?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弃越归吴乎?”范蠡不为所动,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明确、委婉地拒绝了吴王夫差的威逼利诱。
经过范蠡缜密策划,君臣勤谨慎重,卑躬屈膝侍奉夫差,做到口无怨声,面无怒色,以此取得吴王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加紧贿赂吴国权臣伯嚭,力争早日还国。
六、通过尝粪问诊,证实范蠡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
南阳盆地周边的大别山和伏牛山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常年行走于江湖的南北客商在这里交流各种经验。范蠡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加上勤奋好学,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吴王患病卧床不起很久了,医生们采取了各种手段,经过了长期有效的治疗。一日,范蠡观察夫差并无大碍,病情即将好转,就建议勾践前往问疾,釆用口尝夫差粪便的苦计,并祷祝夫差病情好转痊愈。勾践依计实行之后,夫差对勾践尝粪问疾大为感动,病愈之后“心念其忠,临政之后,大纵酒于文台。”褒奖勾践的忠信,并决定赦免勾践,从而实现了勾践还国主政的梦想。
范蠡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据考证,范蠡活了88岁,这在缺少高超医术,和治病良药的两千多年前,是非常难得的,除了基因的因素,这与范蠡所掌握的养生之道密不可分。
七、分工明确,君臣一心共谋国是
国家利益面前,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在勾践入吴为奴之时,就打算让范蠡总理国政,范蠡说:“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种不如蠡,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勾践遂令范蠡执掌军事外交,文种负责国家内务。
勾践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他“亲自耕作,夫人自织,与百姓同其劳。”
农业为生民之本,在古代占主导地位,范蠡总结出“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的丰歉规律。并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富国理论。同时兴修水利,改造良田,广种五谷,轻徭薄赋,国力很快得到提升。
越国逐渐富强起来,范蠡开始强兵备战。首先是鼓励生育,扩充兵源。积极挖掘人才加紧训练,提升作战能力,“陈音习射,知挟弓持弩之道,越国乃使陈音教习射于北效之外,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他的治军宗旨是: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范蠡研究战略战术,总结出八大用兵原则:
一、兵法以自然规律为依据;
二、用兵务必恰到好处,讲究策略;
三、战场用兵宜灵活多变;
四、相时而动,攻防自如;
五、近柔远刚,出奇制胜;
六、先发制人轻疾迅速,后发制人慎重周密;
七、布阵严密,阴阳相合,虚实相间;
八、攻伐迅捷以逸待劳,防御沉稳不使被动。
对吴国的外交关系处理上,范蠡一方面继续讨好吴国宠臣伯嚭,向其贿赂财宝美女。另一方面投吴王所好,进献给他丝帛珠玉,还在苎萝山寻访到才貌双全的绝世美人——西施和郑旦,经过歌舞礼仪的专门培训之后,送给吴王,使吴王整日沉浸在歌舞宴会之中,消磨其意志和国力。
范蠡重建越国国都,城池面对吴国方向,建得粗陋残缺,不筑城墙,以此麻痹夫差,放松对越国的警惕。范蠡还主张减少税收,鼓励农耕,将粮食储备于民间。一方面却对吴国谎称灾荒,向其借粮,以博得同情。
范蠡针对勾践急于雪耻的狂躁心理,提出了“按师整兵,待其衰败,随而袭之。”的战争策略,阻止其轻率出兵。勾践深服范蠡之谋,苦心等待十余年,终于等来了吴国远贤士、近小人,上下离心,人人苟且偷安,仓廩空虚、天怒人怨的局面。
八、关键时刻,一战而胜
公元前476年,在奸相伯嚭的作吴国大将伍子胥被逼自杀身亡。范蠡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乘吴国空虚,大败吴军,杀死吴太子,围困吴国,直至军心涣散,全线崩溃。兑现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誓言。
面临亡国的夫差赶紧派使者向越国求和,甘愿作为越国奴隶。勾践看到吴国君臣鄙薄乞求哀怜之相,顿生恻隐之心,想要答应吴使的请求。
关键时刻,范蠡严辞劝诫:“孰使我蚤朝而晏罢者,非吴乎?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夫十年谋之,一朝而弃之,其可乎?”“今君王不断,其忘会稽之事乎?”越王犹豫不决之时,范蠡当机立断,“左提鼓,右援桴。”当着吴使的面下令进军,一举攻下吴都,夫差被逼自杀,至此完成兴越灭吴大业。
九、知进知止为人生最高境界
和勾践患难与共的二十余年里,范蠡深知勾践的秉性与为人,看出勾践好大喜功,生性残忍。范蠡放弃高官厚禄,拒绝勾践挽留,打算遁身江湖。离去之前,他告诫挚友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
文种认为自己有功于越国,勾践不至于加害于他。收到信后托病不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而范蠡因为自己的远见卓识,摆脱荣华富贵的牵扯,已成为自由人,化名姓为鸱夷子皮,泛舟五湖去了。
范蠡放弃越相国之位,辞官下海经商,是实现人生价值后的巨大转折。“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更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卸下官职的范蠡在东海之滨垦荒种植,养鱼煮盐,获取丰厚利润:“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何,致产数十万。”
隐身于齐国的范蠡,通过艰苦的创业完成了原始积累。齐国的贵族佩服他的才能,纷纷前来和他交往。范蠡经商出名后,齐王听说范蠡搞经济很擅长,又仗义疏财,施善乡梓,是个贤能之人,便力邀范蠡进宫,请他到国都临淄做主持政务的相国。范蠡欣然答应。
在任相国期间,他大力发展经济,不仅促进了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冲抵灾荒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这个时候,范蠡再一次深入思考:“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为卿相,此布衣之极业。久受尊名,不祥。”于是收拾行囊悄然远行。
这一回遁身宋国陶地(今山东定陶),重新变姓名为陶朱公。陶地居齐、鲁、宋、卫诸国之交通枢纽,又近楚、越、晋三国,为商业中心。范蠡带着他的妻室儿子“择地而居,因俗立业。”于此制陶为业,烧造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又经营商贸,沟通有无。
十、身富且仁慈善鼻祖
范蠡善于观察和思考,在齐国的时候,齐威王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富强,专门向他请教,范蠡给齐威王详细讲授了养鱼的方法和经验。齐威王依范蠡所授在宫苑内挖池养鱼,一年得钱三十万。
《齐民要术》记载,鲁国有个叫猗顿的穷汉,听说陶朱公富有,就去求教致富的方法。范蠡对他说:“要想快速富起来,就应当饲养母马、母牛、母猪、母狗、母羊。”并且赠予“五牸”。猗顿跟着范蠡学会了饲养技术、捞取池盐和贩运,十年间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交货拟王公,驰名天下。”
范蠡以诚信仁义立足,强调:“货之精粗好歹,实告经纪,使好裁专夺卖。若昧之不言,希侥幸出脱,恐自误也。”
他的经济思想始终围绕着民生,提出了“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而达到“农末俱利”,既促进农业发展,又利于工商业的兴旺。并总结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无敢居贵”的商业理念。分析出人们追求高物价,会导致生产过剩,当货价跌落时就大量收购;当市场缺货时再加价售出。这种“待乏原则”、“积蓄之理”既平抑物价,稳定了市场,又在价值规律中赚取丰厚的利润,更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古代商人的地位并不高,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层次。范蠡出了大名之后,商人们为提高身价,自诩为“陶朱事业”引以为荣。
范蠡的人生观高于常人,他在帮助勾践灭吴兴越,完成了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以后,退隐江湖下海经商,与亲人同舟共济二次创业,实现了特立独行的人生价值,为世人树立了典范。
发了财的范蠡没有贪图享乐,而是淡泊名利,仗义疏财,富行其德,回报社会,体现出范蠡的高尚品德,他“十九年间,三至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古语中的“千金”一词,与当今的“百货”同为象征性词汇,范蠡将不可计数的私有财产无偿地分散给需要救助的贫困人群,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惊世骇俗的行为。在今天看来,他就是一个祼捐的慈善家,实实在在的“扶贫”,范蠡胸怀天下的慈善精神,是留给世人用之不竭的财富。
范蠡聪敏好学,习而为之用。在越国时他拜游历于此的计然为师,计然授以:“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见矣。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推此类而修之,二年国富,厚贿战士,遂破强吴,刷会稽之耻。
他长于《老子》思想的研究,范蠡将其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思想理论加以整理,撰写出《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养鱼经》《范蠡兵法》等著作留于后世,成为传世宝典。尽管后世的学者对部分著作持怀疑态度,认为是后人依累世积聚的经验托了范蠡的大名,但书中的根源仍然是范蠡的理论基础。
十一、有功于后世,成圣成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真理、崇拜英雄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将历史上那些有功于人民,心系百姓的英雄,以及传奇人物奉为神明,以自发的民俗形式纪念他们,这种习俗植根于百姓的心中,因此就有了众多的神仙存在于各个民族里。
民俗信仰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产物,在众多的神仙队伍里,民间崇信的财神有很多,其中以文财神范蠡、比干,武财神赵公明、关公影响最为深远。
范蠡是四大财神中最早出现的一位神仙。汉刘向所著《列仙传》记载:“范蠡,事周师太公望。好服桂饮水。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轻舟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皮,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后人世世识见之……”
东汉应邵《风俗通义》将范蠡与东方朔合为一体:“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言其神圣能兴王霸之业,变化无常。”晋葛洪《神仙传》亦有此类描述。
百姓之所以崇信范蠡为财神,一方面范蠡的确是一位致富能手,二者又有散财于民的慈善实证与普世品格,财神之享实至名归。
十二、与西施的缘分,实属完美主义者的理想
当年越王勾践为了复兴大业,借吴王好色之利,釆纳范蠡计谋,搜寻国中美女,访得西施与郑旦后,便“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派专业老师教给西施和郑旦,学习礼仪、歌舞,学成之后献给吴王夫差。吴王对西施宠爱有加,沉溺于酒色而荒废了朝政,最终导至国破身死。
历史上西施确有其人,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因其有功于越国,后人尊其为“西子”。西施天生丽质、秀媚出众,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居其首。四大美女赞誉之辞“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句中的“沉鱼”,为西施所属。
在民间传说中,范蠡与西施早有联系,吴国败亡之日,范蠡与西施乘快舟不辞而别,泛舟五湖,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爱情画卷。
成书于汉代的《越绝书》中也有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之后的文学、戏剧作品大都依此为蓝本肆意描绘。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先是劝他的好友、一同患难共处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此后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旧日的情人西施,驾一叶扁舟,出逃太湖,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
为此,苏东坡在《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写有佳句:“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两千多年过去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远,为世人所传颂。
范蠡和西施的情愫到底不是毫无根由,《吴越春秋》明确记载:“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鸱夷指的是包裹西施沉江的皮囊。
而范蠡曾经“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离吴国灭亡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亲士篇》中说道:“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指出西施因其美貌被沉江而亡。而范蠡之所以改姓名为“鸱夷子皮”,不是牵挂西施还能有谁呢?
至今,在山东肥城陶山、菏泽定陶,河南南阳界中、湖北石首、湖南华容、安徽涡阳等地有六处范蠡墓塚,部分墓塚不忘西施与之伴眠。
传说固然美丽,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还得靠人们更深入地挖掘和探索。但这么多美好的事由都放在范蠡的身上,大概是人们对他的厚爱吧。
当前,传统文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意识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继华夏文明和先贤思想,是重建民族自信,树立爱国、爱家的向心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介绍:崔鉴平 南阳王府山景区管委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