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有关“宛”的问题
一、宛的前身——古申国
上面介绍了楚国的情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楚宛三户”中的“宛”。宛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宛邑,它的前身是西周时的诸侯国——申国。那么,申国何时改名为宛邑?宛邑的地望在哪里?下面我们先来谈谈古申国的历史地理沿革。
西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南阳郡所辖县中记载:
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县南有北筮山。户四万七千五百四十七。有工官、铁官。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史学家顾祖禹用毕生精力撰写的《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河南南阳府中记载:
南阳县,附郭。周申国,楚文王灭申为宛邑。秦为宛县,南阳郡治焉。汉因之,魏、晋以后俱为郡治。后魏分置上陌县。后周并宛县入上陌,改为上宛县。 隋初郡废,改县为南阳县,属邓州。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南阳府南阳县中还有对“申城”、“宛城”的记载:
申城,府北二十里。《括地志》:“南阳县北有申城,周宣王舅所封。”
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南阳府南阳县的建置沿革中记载:
南阳县,附郭……周初申国,春秋楚宛邑。汉置宛县,为南阳郡治。
三国魏及晋因之。后魏分置上陌县。周省宛县入上陌,改曰上宛。隋开皇初,改南阳县,属邓州。打野初,属南阳郡。唐武德三年,置宛州。贞观八年,州废,县仍属邓州。五代及宋因之。金末置申州于此。元明俱为南阳府治,本朝因之。
由上面史书的记载我们可知:宛即西周时的申国,周宣王封其舅申伯于此。春秋时楚文王灭申国而为楚的县邑,秦时宛县为南阳郡治,汉、魏及晋均为南阳郡治。后魏分置上陌县,后周并宛县入上陌县,改为上宛县。隋初改称南阳县,元、明、清三朝均为南阳府治。
1981年,河南南阳市北郊古宛城附近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其中的一件铜簋,铭文记有“南申伯大宰中爯父”等语,“这批铜器的时代应定为西周晚期到东周早期。”李学勤先生认为这批青铜器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申确在南阳,他在《论仲爯父簋与申国》一文中说道:“仲爯父”簋铭提到的“南申伯”无疑便是《诗经·大雅·荡之什》的《镐高》篇里的申伯。
申国在周朝南土,《诗》有明文,《郑语》也说成周之南有申、吕等诸侯国。铭文在“申伯”前冠以“南字”,可能是为了通“西申”相区别。
“西申”是指西周、春秋时今陕西、山西一带的申戎。何浩先生在其所著《楚灭国研究》一书中说道:“据此看来,南阳正是《嵩高》中所叙述的宣王之舅——申伯的改封之地,也就是后来宜臼的投奔之处。”这份考古资料证实了今天的南阳市区一带即为古申国之地,也即是秦汉以来的南阳郡宛县,隋以来的南阳县。
关于古申国,学术界也存在着争议。有“一申说”、“两申说”和“三申说”。“一申说”认为只有一个古申国,故址在今南阳市附近。“两申说”认为有两个古申国,一个为东申,一个为西申,但对二申的地望则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东申在今河南南阳,西申为陕西、山西的申戎;另一种认为东申在今河南信阳,西申在今河南南阳。“三申说”认为“在我国历史上的西周和春秋时期有三申,即信阳之'东申’、南阳之'南申’和陕西、山西间之“西申’”。从文献的记载和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周宣王时所封的申伯国就今南阳市一带,此南阳之古申国即是本文要探讨的“楚宛三户”中“宛”的前身。所以,这里对究竟有几个古申国,其地望在哪里的问题不再探讨。
关于古申国的记载,史籍中有很多。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名为武姜。杨伯峻先生在其《春秋左传注》中注曰:
申,国名,伯夷之后,姜姓。后为楚所灭。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这里,杨伯峻先生也已注明古申国故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左传·鲁庄公六年》记载:楚文王征伐申国时路过邓国,邓祁侯说:“这是我外甥。”于是留下来设宴款待楚文王。《史记》卷四《周本纪》记载: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为周幽王的皇后。后来周幽王得到了褒姒,很喜爱她,就想废了申后而立褒姒,同时废了太子宜臼……申侯非常愤怒,联合缯戎、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于是诸侯与申侯共同拥立过去幽王的太子宜臼,就是周平王,让他继续供奉周的祖庙。《国语》卷七《晋语一》载史苏曰:
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韦昭注曰:“申,姜姓之国,平王母家也。”
清雍正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四百五十一卷南阳府封建考记载:
唐虞,吕侯,伯夷主四岳之祀受封于吕在宛西吕城。夏,邓侯仲康子。商,邓侯,武丁封汤之裔。周,甫侯,穆王封即吕也,故或称吕刑为甫刑。申伯,宣王封元舅于申,李氏曰嵩高之山。在穆王时则生甫侯,在宣王时则生申侯。
这段史料记载了唐虞之际伯夷主四岳祭祀受封于吕为吕侯,在宛西吕城。周穆王封甫侯于吕,也为吕侯,所以有人称《吕刑》为《甫刑》。周宣王封其元舅申伯于申,所以申伯也即是申侯,其封国也即是申国。周穆王时吕侯为周朝司寇,作刑法《吕刑》,孔子收人《尚书》,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法典,西周时周宣王所封的申伯国即是后来的宛邑,而吕在宛西。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一《清水》记载:"梅溪又经宛西吕城东。”《括地志》云:“故昌城在邓州南阳县西四十里,是申、吕同一地也。”可证春秋时吕国就在今南阳市之西边,吕和申一样是西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两个封国是近邻,又同为姜姓。《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有记载: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唐朝注释家司马贞《史记索隐》(后简称《索隐》)曰:
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后武王号为师尚父也。司马贞《索隐》又曰:
《地理志》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
吕尚后被周文王尊为师,周武王时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在史籍中,申、吕往往是相提并论,连文在一起《国语》卷二《周语中》曰:
齐、许、申、吕由大姜。
韦昭注曰:“四国皆姜姓也,四岳之后、大姜之家也大姜,太王之妃、王季之母也。”《左传·成公七年》记载:
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
这里讲的是楚围宋之役,班师回来,楚大夫子重请求以申、吕之地作为奖赏,楚王答应了,但申县公巫臣不同意。他说,申、吕两个县邑是楚国征田赋、兵赋,抗衡北方的要冲,如果把这两个地方赏赐给个人,申、吕之地的重要作用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北方的晋国、郑国必会进入汉水流域。文中所说的楚围宋之役时,申、吕之国已被楚灭而置为县邑。
申、吕处于南阳盆地的中心地带,在西周强盛时,申、吕两个诸侯国即为周之南方屏障。南阳盆地宽阔的平野可以为屯兵之地,周围的高山可以为控扼之塞。申、吕之地西出试关可以通秦,北上中原可达洛阳,东通江淮可以运谷粟,南达荆楚可以取货财。周平王东迁洛阳后,楚武王曾一度北进南阳盆地,侵扰申、吕境域。周平王为此遭畿内之民“戍申”、“戍甫(吕)”,这个史实,可见于《诗·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中。怀战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说道:“楚之强横难制始于灭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道:
夫周之盛也,申、吕方强,为周之翰,故荆楚有所惮而不敢肆。周室东迁,申、吕亦削,楚既灭申,而俨然问鼎于中原矣。
由上述文献的记载,我们可知申、吕之地的战略地位。
1978年至1980年间发掘的淅川下寺第十号楚墓出土的编钟和编镈各一肆,同铸一篇铭文。后半段为:
……余吕王之孙,楚成王之盟,仆男子之孽永不贰在天之下,示臣几难得。
追述其先祖吕王之事。器铸于春秋中期,器主为了表明忠于“楚成王之盟”,示以臣服之心,诚惶诚恐地宣称忠实于楚,绝无二心,并且自称“吕王之孙”,而不敢称自己为“吕王”,可见,此时吕国已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