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现代企业提升价值链的启示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范荣华)
摘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产品间供应链的形成,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企业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使得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促进了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则是其核心和灵魂,企业家才能便是企业家独有的特质,对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现代企业提升价值链的影响。首先,界定什么是企业家才能;接着,分析商圣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提升其价值链效益的影响;然后,归纳出范蠡的企业家才能提升其价值链的路径;最后,总结出基于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现代企业提升价值链的启示。
关键词:范蠡;企业家才能;价值链
1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才能这一概念的界定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家才能应该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某个特殊的目标而具有的特征,这种目标可以小到只是为所在企业获取利润,也可以大到为整个社会谋福利;第二,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多个方面,是一组能力的集合,企业家只需要在这组能力集合中具有一项或多项能力的相对优势,或者某一方面的优势能够补足其劣势即可,无须在这组能力集合中的每一项均具有绝对优势。
企业家才能集包括创新才能、组织才能、承担风险才能。创新才能要求企业家敢于大胆地提出新观点,并且能够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新的 机会;组织才能则指的是企业家在协调管理和组织生产方面的能力,并且可以高效利用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率的能力;企业家承担风险的才能在现实市场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家这一市场活动的主体需要承担决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这种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
2“商圣”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提升其价值链效益的影响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他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后,功成身退辞官经商,十九年间三次聚财千金,又数次散尽其财救济贫困及亲朋好友。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因其经商才能独具一格,被后人尊称为“中华商祖”、“商圣”,是民间的“文财神”。
虽然范蠡身处春秋末战国初,距今两千五百年,但其坚持的“天道、地道、人道”以及“能择人而任时”、“与时逐而不责于人”等精辟独到的商业思想,还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深思和学习的。不仅如此,范蠡的人生经历与职业生涯的成功,也告知今天的企业家,要想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壮大,其创新才能、组织才能及承担风险才能等需要要不断地修炼与提升。
范蠡作为一个企业家,其商业思想既包括治国理政期间的思想,也有辞官后的商业思想,辞官后是进一步对治国理政时思想的践行和完善,整个过程均体现出其高超的创新才能、组织才能及承担风险才能。
范蠡是我国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其具有的经商能力以及治国谋略效果均为非凡[1]。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提升其商业价值链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范蠡对国家的成功治理,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记录在案的亿万富翁。其在很多方面的行为与做法对现代企业提升价值链效率都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对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展开深层次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弘扬,对推动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范蠡的创新才能对提升其价值链效益的影响
范蠡辞官经商后不仅是生产者,还是企业家和企业的领导者,他能够将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不断激励其企业的员工从事极具创造性的劳动。如,“范蠡卖马”这单国际贸易既是技术创新又是营销创新,当时吴越一带需要大量战马,同时北方多牧场,马匹便宜又骠悍,可问题是运马代价太高,更要命的是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沿途常有强盗出没,按照当时正常的运输措施,根本无利可赚,范蠡管理先进智慧超人,巧借姜子盾的力量,因姜子盾常贩运麻布早已买通了沿途强人。范蠡写了一张告示张贴在城门口,大意是:范蠡新组建了一只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果然,姜子盾看了告示之后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成功的解决了运输经费、运输风险、运输团队问题,同时,打开了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商业路径,实现资源的均衡和增资,升级了原有的价值链,最终结果是双赢[1]。
另外,范蠡在经商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创新,当时的商品交易方式主要是“物物交换”,他认为此种方式无法切实实现公平公正,长久下去必定会对交易双方的关系造成影响,破坏价值链的凝聚力,精心钻研发明了“杆称”、测量体积的“斗升”以及从事畜牧交易报价用的“手语”。范蠡在采购环节创新谈判手段,改变议价策略。当他在西域买马时,当地人用“手指”议价,以手指范围议价,而不是以具体的数量议价。范蠡创新的“论沟买马”精准点数的议价策略,广泛推广,沿袭千年。范蠡这些计量技术的创新及推广,不仅实现了交易的公平,提升了其价值链的效益,而且使后期的交易更具科学性和公平性,对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范蠡具有的创新能力对提升其价值链过程中产生的非凡效果可以看出,通过企业家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中运用,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同时肩负着企业的创新和实践,若其拥有足够的创新精神,能够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就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家创新才能可以通过对技术和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来影响价值链的升级。
2.2范蠡的组织才能对提升其价值链效益的影响
企业家的组织才能是一种能够总揽全局的能力(如,范蠡提出的“持盈、定倾、节事”的原则)(齐-陶,出齐晒盐,至陶贩马、制陶整个过程都遵循“持盈、定倾、节事”的原则),企业家不仅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如,范蠡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战略)(齐养殖、捕捞、晒盐;陶,养鱼塘、畜牧场、制陶、养蚕、贩丝绸,毛皮加工、粮食和日常用品),需要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如,范蠡对战败后越国的“粮食、土地、人口、环境”等资源有效利用)(“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 司马迁《史记》,陶,三年之后统治了陶地水产五畜市场。五年之后,波及到齐、宋、曹、卫等国边境。七八年后,他成了齐、宋、曹、卫边境的首富。十年后,名播天壤间—— 夏廷献《百问百答说范蠡》。《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第一本儿富豪排行榜,就是发布春秋战国时期,谁是富人。司马迁赫然把范蠡放在了第一位。),同时还需要及时对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管理(如,范蠡提出的“八三调控律”《范蠡商经》)以及对企业外部的不确定性加以防范(如,范蠡对越国在实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过程中对吴国即吴王夫差的有效防范)(购粮合同,收获季节如果粮食的价格低于签订的合同价,就按合同价收购,高于签订的合同价,就按收货时的市场价收购。)企业家能否准确地对市场非均衡状态下提供的机会进行判断(如,范蠡四次劝勾践等待伐吴时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通过仓储形成销售时间差获利“时用”原理),能否对正确地做出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决策(如,范蠡对越国当时的稀缺性资源“粮食、土地、人口、环境”进行有效的配置)(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将消费者和潜在生产要素相联结(如,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将消费者和潜在生产要素进行联结)(山东肥城范蠡研究会曾考察陶山地区的地名,据不完全统计,有衡鱼、小店、张店、旅店、王瓜店、山阳铺、董家铺、十里铺、钱庄、车庄、兴隆庄、纸坊、王家坊、郭家油坊等十多个赋有商业色彩的村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此可以想象到当年陶山地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的盛况。区内商户之间互通有无,每个商户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显得非常关键。
企业家的组织才能应该包括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才能和对机会充分利用的才能两个方面,并且这种组织才能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如,越国在当时众小国家中的地位)(鱼,盐,养殖,陶器,丝绸),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如,越国最终成为霸主)。而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产品的行为(如,吴越抗衡中,以弱胜强)(“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
企业家是企业组织效率提升的缔造者,优秀的企业家是能够准确分析市场环境的变化,快速地对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及战略进行调整,及时有效地对企业低效率和无效率的情况进行避免,从而降低组织内耗,减少组织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一方面,将企业家作为一种要素禀赋加以考虑,可能会影响企业成本和比较优势,从而影响价值链的贸易模式,进而改变企业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另一方面企业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减少,有利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或营销环节,实现企业向价值链更高附加值位置的攀登。)
范蠡在辅佐勾践治国理政期间所表现出的总揽全局的组织能力,在后期辞官经商中更是熟练应用,在公元前510年-前473年三十七年越国经历了强盛-衰极-复盛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运用“持盈”、“定倾”、“节事”处理“国家之事”,力挽狂澜,成就霸业。
第一,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范蠡虽然对全局看的很透,但是,王弗听,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2]这次越王勾践不听范蠡进谏伐吴决战失败折射出范蠡总揽全局的能力。
第二,定倾与人。值此被围困会稽危难之际,勾践再度召问范蠡:“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从范蠡的谈判策略可以看出,其对全局辨析的能力,后谈判成功,允许勾践夫妇到吴为奴,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2]这次越王勾践听取范蠡进谏委吴而能够保住越国,为越国的反成霸主奠定了基础,折射出范蠡对全局的清醒认识及其超强的组织能力。
而这种“知人识人”恰恰也正是范蠡“定倾与人”之一。在范蠡对勾践陈述他与文种二人分工时所说,这表明他对自己以及同僚文种的心性所长有着清醒的认识,因而在国事安排上能用人所长,合适之人予适当之位。同时也可以看出范蠡超强的组织能力。
第三,法地节事。“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及至于国。“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的指导方针,可谓是实现越国衰而复盛的关键思想,再次体现出范蠡超强的组织才能。例如,范蠡在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对农户、商人、政府三者利益的协调,工作的积极性进行了很好的组织协调,他提出了“八·三调控律”,既考虑到了价值规律在“八”与“三”之间市场“自发”调控的一面,又主张“官府”的“强制”,不能突破“八”与“三”。把“市场”与“计划”统一到了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商人、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达到民富国强的战略目标。前488年到前473年越国在范蠡的精心组织下逐渐恢复,而吴国却因为内政外交接连失利而渐入颓势,在后面的三战灭吴过程中更加体现了范蠡的组织才能。
范蠡在辅佐勾践治国理政期间其总揽全局的组织能力的有效发挥,迅速提升了越国当时众多国家中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越国的整体价值链效益,促使越国在公元前510年-前473年三十七年越国成功渡过了衰极-复盛的阶段,成就霸业。范蠡在后期辞官经商中更是治国期间的组织经验进行了有效实践和熟练应用。
范蠡在辞官经商期间所表现出的总揽全局的组织能力,主要观点和表现如下:第一,在商品采购方面的组织能力体现在范蠡揭示的“时用”原理——什么时间准备什么适用商品。第二,在商品的存储方面的组织能力体现在范蠡揭示的“积蓄之理”。强调了“务完物”质量上乘完好;“无息币”不因货物积压而占用资金;“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第三,在商品的流通方面的组织能力体现在范蠡揭示了“流水”原理,“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主张货物通过流通增值,商人在交换中获利。“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加之他“能择人”善于运用杰出人才协助自己;“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市场行情尽在掌握之中。[3]
范蠡通过对其现有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同时还及时对其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管理以及对企业外部的不确定性加以预测防范,有效的提升了其价值链的效益。
2.3范蠡的承担风险才能对提升其价值链效益的影响
范蠡不管是在治理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在个人经商过程中均具有较强风险意识较为敏锐的预见性。风险的出现就是因为不确定结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而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就无法避免的会遭遇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强风险意识较为敏锐的预见性的企业家对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范蠡辅佐勾践成就霸业后功名显赫,他敏锐的预见到继续留在越国的风险性,他急流勇退弃官从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辞官而存在各种消极的情绪,反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并勇敢的创业,是追求二次成功的冒险精神。从江南水乡古越,期间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来到齐地海畔,定居无名村落,面海背山,荆棘丛生,人生地疏,白手创业。从功成名就越国的上大夫转身为布衣一切从头越,是他的追求、拼搏、冒险精神。到达齐国后,父子一同管理产业,尽管刚开始连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但后来就产生了成千上万的财富。
齐国相国田常得知此事,希望他能给当地百姓带来福祉遂聘为“相”。范蠡感慨:“治家财富到千金,做官做到大夫宰相,这老百姓也是做到极致了。但长时间享受这样的荣誉并不是吉祥的事儿”,他再次敏锐的预见到在齐国任“相”的风险性,“乃归相印,尽散其财”再次冒险离齐定陶。可见范蠡辞官经商,是创业精神的体现,冒险精神的体现,在面对未知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时,偏好大胆、迅速的完成行动目标的实验,是思想的解放,拥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
市场化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但由于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以价格机制为基础的,往往会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的出现就是因为不确定结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而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就无法避免的会遭遇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强风险意识较为敏锐的预见性的企业家对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范蠡在经商过程中凭借其特有的知识结构、战略头脑以及超前意识、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把握,并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抓住市场中的待遇和机会,对其企业进行风险规避管理,提高了其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了其企业价值链效益,从而使其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范蠡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够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不论这种变化是否被预见到,都能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化的配置。范蠡作为企业家的承担风险才能不仅要求其对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能够准确预见,及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事前规避;同时还要求企业家在企业因为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剧变、或者企业被竞争对手强烈攻击,使得企业遭受动荡而致使企业利润下滑时,能够很好地完成风险的事后处置,使企业活力得以尽快恢复。
3.范蠡的企业家才能提升其价值链的路径
产品的价值创造在价值链的节点上具体分为技术、生产、营销三个环节。其中技术环节主要包括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以及技术的创新,处于价值链上游,所产生的附加值较高;生产环节产生的附加值较低,主要包括产品的生产、组装和加工;营销环节和技术环节相同,相较于生产环节能够产生较高的附加值,包括开发产品市场、物流及售后等环节[4]。
3.1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影响价值链向两端的升级
值链向两端的升级指的是沿着价值链企业向着下游的营销环节或上游的技术环节进行的升级。驱动类型不同价值链其核心环节和战略环节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处于不同驱动类型的企业也会选择不同的价值链升级方式。[5]例如,范蠡采用购买者驱动型的企业在价值链升级方式,着眼于向价值链下游营销环节的升级,主要包括塑造品牌(鸱夷子皮)、拓展销售渠道(国际军事贸易)、改善物流(“范蠡卖马”)及售后等各方面的服务等;另外,范蠡还采用生产者驱动型的价值链,注重向价值链上游技术环节的升级,大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教供应商养鱼、制陶、晒盐等技术,然后范蠡收购能够收购好的产品进行销售)来提高上游企业的实力;范蠡采用的是混合型价值链升级,对其价值链升级方式的选择上是根据其企业文化、产品特点以及战略发展计划来决定。
3.2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影响价值链底部的升级
范蠡还对其价值链底部进行升级,即对产品原有的生产和制造环节的内部进行改进(由“缫丝”贩卖“蚕丝”改为“丝绸加工”贩卖“丝绸”,贩五蓄——养五蓄),使企业自身获得了一些本来属于其上、下游企业的利润,从而使得企业在生产环节所得的附加值有所提高,相应的也就提升了自身在价值链的地位,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企业在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而是通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逐什一之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无息币”),或者将企业所从事的产品生产从简单产品转换到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的高技术产品,从而来提高产品的利润和附加值。
3.3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影响价值链链条间的升级
价值链链条间的升级是指企业向着附加价值更高的价值链上的跳跃,也被称之为跨部门的升级。这种升级方式的实现通常是企业把在一个产业中获得的经验及能力运用到一个新的产业中或者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的链条。
驱动范蠡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其承担风险的才能,这种才能不仅是一种对机遇进行追求的意愿,同时也是范蠡对风险具备一定的容忍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承担风险。范蠡承担风险的才能体现在其面临不确定性时可以理性地认识风险并且从中创造价值,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范蠡根据已获取的各种市场、技术的相关信息和经验,以及已经积累的营销和技术方面的资源,敢于尝试将成功的方法运用与另一产业或另一价值链中,促进要素间的快速流动,最终将不断扩大产业间的技术溢出,实现价值链链条间的升级。
4启示
通过对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展开深层次剖析,可以看出具有高水平组织才能企业家是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企业家才能的改善和提升有助于提升其在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企业家才能影响其价值链升级的路径有三种:第一,企业家才能影响价值链向两端的升级;第二,企业家才能影响价值链底部的升级;第三,企业家才能影响价值链链条间的升级。旨在对范蠡的企业家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及其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平稳推动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荣华.基于范蠡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评价研究[C].范蠡商业思想与新时期企业家精神,2019,85
[2]徐元诰撰,王树民 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21,《越语下》第575、576页
[3]夏廷献.浅论“调控经济学”——范蠡是如何实践自己经济思想和商业理论的[C].范蠡商业思想论坛,2020
[4]文露彬.企业家能力、企业家风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中小企业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4.
[5]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经济研究.2009,44(9):8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