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范蠡鄉石碑

(现存放于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的大清乾隆年间的“古范蠡鄉”碑)
1995年4月29日《南阳日报》第四版《史海钩沉》专栏刊登了新瑞、国真两位先生撰写的一篇文章《范蠡故乡新考证》,披露了在宛城区瓦店乡界中村11组村民孙道魁家中发现一块青石碑的事情,并刊登了石碑的黑白照片。宛城区一位学者介绍说,这块石碑在孙道魁家中已经存放多年,何时出土的,尚无定论,但肯定是在附近出土。
据报道和专家介绍,该碑质地为青石,高43厘米、宽80厘米、厚15厘米,从右向左“横披”楷书“古范蠡鄉”四个具有颜体风格的大字。在“鄉”字之后,从上往下小字落款为:大清乾隆二十七季(年)桂月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离现在已经200多年了。200多年前的人(何人难以查考),立碑刻“古范蠡鄉”--古代范蠡的家乡,这个举动本身比我们今日说多少话写多少万字的文章都有说服力。这块石碑清楚无误地说明,此地就是古范蠡乡。按照行政体制,乡以下是里。里,居民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五十户到一百户为一里。至于范蠡故里是哪个村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反正是在这个“乡”的辖区之内而不是别的地方就是了。其他“说”的地方,截至目前,似乎没有发现这样的石碑。(摘自夏廷献的《范蠡故里在宛城的六条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