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英才成长的影响
——以范蠡为范例探讨人才的成长规律
李建恒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实干家,其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弃官隐居,务农经商,被后人誉为“财神、商圣”。本文以范蠡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域文化对范蠡成长的影响,探寻英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为当代家庭育人提供新的视角。
一、地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一方”,指的就是地域;所谓“水土”,包含有地理位置、物候环境;所谓“一方人”,则是指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生活在南阳地域的人,由于生活环境与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形成了独有的生存方式,进而产生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特征。
(一)南阳地域及其文化
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资治通鉴》(1995年版)第五卷有:“秦置南阳郡”和“秦国设置南阳郡”。其地理范围指“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这一广大地域,因此,“南阳”不是一城一县的地理概念。
南阳古称“宛”,《康熙字典》解释为:“又县名。《一统志》载: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宛是多音字,作为地名时的读音是[yuān]还是[wǎn]?有学者认为应读[yuān],读[wǎn]属于“白字误读”。在此,我们不做深究,仍读“碗”音。
南阳是楚汉文化的发祥地,其地域文化是指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文明表现。南阳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南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高度相关。
(二)南阳地域文化特征提取
全面系统地描述南阳地域文化需要很长的篇幅,故而,因繁就简.本着易记、易用的原则提取南阳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其效应。
一是盆碗效应。南阳盆地,盆小如碗。《说文解字》有:“宛,屈草自履也,从宀、[yuān]声”。“宛”所描绘的形态是“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屈草自覆”则可解读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生。把“宛”与“碗”联系起来,也就容易理解为何要读成宛[wǎn]啦!
二是牛龙效应。从盆地这个大环境看,南阳地域北有伏牛山,南有汉水。从南阳城区这个小环境看,则是北有牛身(蒲山)、牛头(丰山),西有卧龙岗脉。本人小时候听人讲“王莽撵刘秀”的故事,说是牛在白河饮水时被斩断脖颈,后划为牛头山和蒲山。白河经“牛头”处南流再折向西,形成了水龙(白河)与卧龙(岗脉)在城区西南的交汇。
三是圣贤效应。南阳有“五圣故里”之称,孕育出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南阳人见贤思齐,造就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本人早期的记忆中,南阳城内的牌匾,其上的刻字美观漂亮,是许多同等级城市无法比拟的。而今,以“南阳作家群”为代表的文化大军,其阵容整齐、人数众多、作品独特,是河南乃至中国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地域文化的优与劣
特定区域内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无不体现着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然而,由于受地域局限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也必然存在着自身的短板和“劣根”——南阳地域文化也不例外。对地域文化进行优劣评估,可有效鉴别那些“口号式、广告式、美言式”的过甚词汇。
——从“盆碗效应”看,南阳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够为勤劳善良的南阳人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但也容易滋生惰性,导致安于现状、小富则安。
——从“牛龙效应”看,“牛龙”是一种格局,是一种气势。譬如股市走强时,人们会把这种挺胸抬头的市场称为“牛市”。龙是中国和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旧事皇权的象征,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若能飞黄腾达,则喻为“鲤鱼跳龙门”。“牛头龙尾”格局被破坏,就会堕落为“虎头蛇尾”,出现“雷声大雨点小”。
——从“圣贤效应”看,以圣贤为榜样有利于提升心灵境界,激发勇往直前的动能。倘若学识不精且又一味地显摆能耐、哗众取宠,就会适得其反。南阳方言中有一个常用词叫“圣人蛋”,就是对那些喜欢逞能、过分自负、酸文假醋者的蔑称与嘲讽。
二、人才流动与地域文化交融
如果说地域文化是相对稳定的,那么,人到不同地域生活后形成的文化冲撞、文化交融则会集中地体现在这个人身上,并对其人生造成影响。
(一)人才及其流动
人才流动一般是指人才的“跨域”交流。按照地域内的人才成长与交流可分为本土型、输出型、引进型。南阳的圣贤几乎都有着生活于多地域、涉足于多领域的人生经历。譬如:智圣诸葛亮原籍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后躬耕于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医圣张仲景,南阳邓州人,承袭家门,在汉灵帝时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曾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后专攻医术、著书立说:科圣张衡,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但未接受),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谋圣姜子牙,吕地(今河南南阳西)人,前半生寒微,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后辅佐周文王。
(二)流动人口与地域文化融合度分析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不断地在发展变化,但在一定阶段还是相对稳定的。文化离不开人,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可携带某一地域文化到达另一地域,产生地域文化“融合”。
一是无融合,在一个地方短暂融口逗留,或走马观花地转一转,一般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甚至还会出现“碰撞”。
二是低度融合。短期暂住的流动人口,他们对当地文化不一定有归属感,但可以“采风”式地有所接纳。
三是中度融合。外籍人在当地“常住”几年、几十年,能够很好地融人当地的文化。
四是深度融合。比较典型的是“移民影响”,其中:移民数量大,或在政治经济方面占强势时,外来文化将取代本地文化;移民数量少,或社会地位不突出,移民将接纳当地文化(回民除外);本地人与移民势力相当,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可形成新文化。
特别指出的是:军营、校园、某些厂区、场区、园区等,因其相对封闭,诸如军营中的士兵、学校中的学生、封闭区域内的人员,他们虽然也在当地工作、学习、生活,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度未必会高。
三、地域文化对商圣范蠡的影响
在研学范蠡时笔者发现一些奇异观点,如:“南阳百姓好商,擅经营……出了个商圣范蠡。”再如:“商圣是南阳人,所以南阳早就有'宛商’。”“商圣”故里在南阳,这不代表当地“宛商”辈出,也不代表南阳人就有经商的天赋和成为圣贤的潜质,这种说辞若葛延下去,很可能会把范蠡研究引入歧途。在范蠡的人生经历中,分不同阶段实现了楚汉文化与吴文化、越文化、齐鲁文化的深度融合。下面,我们以《范蠡研究》(特辑)、夏廷献先生撰写的《百问百答说范蠡》为参考,探讨地域文化对范蠡的影响。
(一)范蠡生在南阳却怀才不遇范蠡胸怀大志,博学多才,但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一介平民若无人引荐,是很难步入仕途的。范蠡也曾到宛邑试图谋个差事,但邑令见他还是个娃娃,以戏弄官府之名乱棒将其赶出。范蠡“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披发佯狂不与于世”、“佯狂倜傥负俗”,因其行为、“格局”与民众“格格不入”而被讥为“小疯子”。然而,正是因为他思维反常且不墨守成规,才在后来的治国、治军、治家、致富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范蠡来到越、吴施展雄才大略
文种是发现范蠡并引领其走出家门、到异国施展才华的“伯乐”。身为宛邑邑令的文种与范蠡交谈后,两人相见恨晚,遂即结交,约定一同赴越国施展抱负。两人初到越国时并未受到重用,历经多年,在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后,开始重用文种、范蠡。第二年,勾践、范蠡君臣人吴为奴,三年后离吴返越。范蠡进入越国、吴国之后,接触的是越文化、吴文化和贵族文化,在关系到越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上,范蠡的人生格局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他以“灭吴兴越”为目标,殚精竭虑地布局如何充实国力、汇聚力量,并在实践中改进完善治国方略,最终,与志同道合者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实现了灭吴兴越的伟大目标。
(三)范蠡辗转至齐、鲁后定居经商
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来到齐国,后辞官“止于陶”,与当地人打成一片。陶地(今山东泰安肥城,一说菏泽定陶区南)居民是远古东夷人的后裔,其栖息地气候温暖、林木茂密、鸟兽繁生。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夷人的性格特征,即:“尚武、善射、好斗、直爽、豪饮”。范蠡到此后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大有“酒囊皮子”之意。范蠡经商成为巨富,在“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为“商界鼻祖”。战国时期,范蠡是道家思想的传播者、实践者,“道法自然”的境界使他对一切都能“看得透、看得开”,他发家致富后又“三散千金”,这种“悯农情怀”和“豪放气概”,实则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关,也正因为此,才成就了范蠡的商圣品质与慈善壮举。
四、圣贤成长对家庭育人的启示
以范蠡为范例分析圣贤的成长轨迹,旨在获得其对家庭育人的启示。在这里,我们不再笼统地讲“良好家教、刻苦学习”,不推崇“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不要求“脚踏实地、扎根沃土”,不强调“始终不渝、勇往直前”,而是从“文化、知识、能力、智慧”四个层面予以阐述。
——文化教育。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已根植于家庭教育,有儒道佛经典,有孔孟之道范本,甚至提炼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单字要诀。在传统美德与高尚品格培养中经常会涉及“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恶分明,可以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而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不能滥施同情心。农夫把“怜悯”施与毒蛇,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与恶狼,结果却是险遭厄运。
——知识储备。人们在接受教育时,有的知识是有“适用范围”的,若超出,就会适得其反,这可理解为教育的“双刃剑”。究竟如何才能够用得合情合理、用得恰如其分呢?这里引用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段话告诫我们:为了防止“剑走偏锋”,需要在知识运用上多下功夫。一个人要想拥有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法宝、神器”,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进行知识储备。
——能力输出。范蠡出生在“宛邑”,宛邑的文化沃土培育了他的“牛龙格局”。到了越国、吴国,需要将其升华为治国方略,并落实于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不同于“说教”,不同于“立论”,而是要通过“实干”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身处“灭吴兴越”的进程之中,任何瑕疵或纰漏都可能会殃及身家性命、葬送国家命运。这种“把刀架在脖子上”形成的理论和输出的能力,没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那种洒脱。所以说,“解题能力”不是单靠学习就能产生的,更多的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被“逼”出来的。
——智慧形成。读高中时认识一位长我两岁的同学,他的祖籍山东曲阜,母亲是我的校长,父亲被打成“牛鬼蛇神”下放劳动时就关在高中后院的最后一排教室里。院墙东侧是生产队的牛屋,为了让“牛鬼蛇神”住在一起,红卫兵特意扒掉一段院墙以便把牛牵到其父的住所。这位同学有着“曲阜、校长、下放干部"这样的家庭元素,自然是谦虚、低调、虚心好学。他多才多能,走向领导岗位后任职很多,曾为某市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而在2018年9月18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他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被许多同龄人称羡,但却没能“善始善终”,归根结底,是在“智慧形成”时出了问题。所以说,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培养才干,其效能优劣,最终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像范蠡那样去成就自己的“智慧人生”。
结语
遥视圣人、伟人、名人远去的踪迹,在承认“个人潜质”和“时势造英雄”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地域文化对英才成长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尤其是在进入信息社会之后,“地域”结网而不再孤岛,“文化”互渗而不再局域,“交流”顺畅而不再闭塞,但“领域”仍在,“壁垒”仍在,“差距”仍在,各种不均衡、不平衡会催生新的“圈子文化”或“区块文化”,这种新兴的“地域文化”,同样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作者系南阳籍在京信息化专家、情报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特聘电子政务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