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亮 丁宏健《范蠡故里考》连载——“楚宛三户”之说考证(三)丹水之“三户”与古鄀国的变迁
 

第三节“三户”辨析

(三)丹水之“三户”与古鄀国的变迁

现在我们来谈谈位于丹阳附近的“三户”。钱穆先生在其《史记地名考》中解释“三户”时说到“三户亭”在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丹水之阳,又说在陕西省商县南有三户城,亦丹水所经。那么,三户城在陕西商县南的哪里呢?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丹水》记载:

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东南过其县南,又东南过商县南,又东南至于丹水县,入于均。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应劭曰:秦之南关也,通南阳郡。……析水又历其县东,王莽更名,县为君亭也。而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丹水又东南迳一故城南,名曰三户城。昔汉祖入关,王陵起兵丹水,以归汉祖;此城,疑陵所筑也。丹水又迳丹水县故城西南,县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中息之师所戍也,《春秋》之三户矣。杜预曰:县北有三户亭。《竹书纪年》曰:壬寅,孙何侵楚,入三户者是也。

这段文字记载了丹水的发源地、流经地及沿途的城镇、古迹等,讲述了丹水发源于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东南流经上洛县南,又东南流经商县南,这便是钱穆先生所说的丹水流经陕西商县南的文献依据,陕西商县是秦时商鞅所封。这段文字中,有四处讲到了三户:一是三户城,二是《春秋》之三户,三是三户亭,四是《竹书纪年》所说之三户。对这段文字加以分析,可以推测三户城和三户亭应该是两个地方,但相距不远,都在丹水县。《春秋》之三户即是指《左传·哀公四年》所说的三户:

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

此三户和《竹书纪年》所说的三户应该是指同一个三户。东汉桓帝时,封河间孝王子博为三户亭侯。为什么丹阳附近会有几个地方名为三户呢?可能是因为前面讲述过的楚之先祖曾在丹水之阳聚族而居,楚有昭、屈、景三大姓氏的缘故。

《左传·哀公四年》载:“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鲁哀公四年是公元前491年,楚昭王二十五年,为春秋末年,正是范蠡生活的时代,那么,这个“三户”是不是“楚宛三户”,是不是范蠡的故里呢?下面我们来考证这个问题。

上文中所引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丹水又迳丹水县故城西南,县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申息之师所戍也。《春秋》之三户矣。”这段文字说《春秋》之三户是在丹水县密阳乡,也是古商密之地,过去楚国申息之师所成守的地方。这件史事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记载: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的秋天,秦国、晋国一起讨伐鄀国。楚国斗克、屈御寇用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经过析邑,入城后把赶车的人捆住围攻商密,到了黄昏逼近城下。夜里,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假装和楚国子仪、子边盟誓。商密人很害怕,说:“秦军已攻占了析邑,戍守的士兵都反叛了。”于是就投降了秦军。秦军俘虏了申县公子仪、息县公子边回去了。楚国令尹子玉追赶秦军,没有追上,于是就围攻陈国,把顿子送回顿国。鄀音若,春秋时秦、楚界上小国,商密为其国都。鄂亲附楚国,遭到秦、晋两国的讨伐,楚国以申、息之师戍守商密。此时申县公为斗克,字子仪,息县公为屈御寇,字子边。楚国君僭号称王,楚之地方官皆称公。楚国向中原扩张常用申息之师。杨伯峻先生认为:

国此时犹都商密,其地当在今河南省淅川县之西南。其后迁都,则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九十里。考之古器铭,都有上、下之分……商密为下,宜城东南为上。说详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文五年秦人入都,自是南徙为楚附庸。定六年迁郢于,则楚已灭之为邑矣。

关于的南迁,《左传·文公五年》有记载:

初,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都。

在上文所讲鲁僖公二十五年的秋天,秦、晋伐鄀后,鄀国又叛楚亲秦,后又叛秦亲楚,所以秦于鲁文公五年再次伐鄀。杨伯峻先生在其《春秋左传注》中注曰:

文十五年《传》谓“获大城焉曰入之”,此盖用其义。此时盖仍都商密,秦人入,则取商密并入其国。未亡,迁都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为楚附庸。《水经·沔水》云:“沔水又经县故城南。”注云“古子之国也,秦、楚之间自商密迁此为楚附庸,楚灭之以为邑县”是也,故定六年楚令尹子西得迁郢于,谓之鄢郢。

据《左传·定公六年》的记载,鲁定公六年四月十五日,吴国太子终累打败了楚国的水军,俘获潘子臣、小惟子和楚大夫七人。楚国非常恐惧,害怕灭亡。子期又在繁扬打败楚国陆军。令尹子西高兴地说:“现在可以治理了。”于是把郢都迁到地,改革政治,安定楚国。杜预注曰:“陵师,陆军。”繁扬在今河南新蔡县北。杨伯峻先生认为:

,今湖北宜城县东南九十里,据《路史国名纪》。又名北郢。

由上述史料的记载可知,商密为春秋初期秦、楚界上的小国--鄀国的国都。秦第二次征伐鄀国时,吞并商密人己国,鄀国南迁到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成为楚的附庸。此年为公元前622年,已是春秋中期。后楚灭了鄀都国而置为都县,所以才有“上鄀”和“下鄀”之分。商密为国都时的都国称为下鄀,南迁至今湖北宜城东南的都国为上鄀。1979 年在淅川下寺发掘的8号墓出土有上鄀公簠一件。从铭文得知该器系上鄀公为叔妃、番妃做的媵器。这份考古资料证实了春秋时国的确有“上鄀”和“下鄀”之分。  

 关于鄀县,其他史书也有记载。《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

南郡,秦置……县十八:……若,楚昭王畏吴,自郢徙此,后复还郢。

唐朝注释家颜师古注曰:

《春秋传》作,其音同。

《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记载:

南郡秦置。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侯国,永平元年复。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版权所有: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   Copyright © 2016-2021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20001157号   技术支持:天润科技  

地址:南阳市宛城区新华街道民主街东段范蠡文化研究院秘书处   电话:18637763905 邮箱:fanliyanjiuyuan@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