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献 《百问百答说范蠡》连载——02范蠡是什么时代的人
 

02、范蠡是什么时代的人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势。

在范蠡研究中,弄清范蠡是什么时代的人,十分必要。

范蠡出生在公元前52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47年左右。按照史学界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范蠡一生,前44年生活在春秋时代,后29年生活在战国时代。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历史人物。

“春秋时代”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历史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阳——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6年)为止,称为“春秋”,基本上是东周前半期。东周后半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执政),被称作“战国”时代。

范蠡生活的时代——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融合时代,主要特点是:

第一,王权旁落

东周王室逐年衰微,周天子地位严重下降。西周时期,都城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地方比较富庶,王室很是富足,天子拥有很多钱财,养了常备军队,可以号令诸侯。公元前771年,昏庸无道“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岳父申侯引犬戎攻入镐京害死,申侯拥立幽王儿子——自己的外孙宜臼为平王。公元前770年登基的平王觉得镐京不安全,将国都迁至洛邑(今日洛阳)。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前周朝被称作西周,此后称之为东周(公元前771到公元前221年)。平王虽然迁了都城,但因有弑父嫌疑,在诸侯间没有天子威望,地位开始下降。之后的天子都很懦弱,没有魄力和能力管理诸侯。到了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因边境问题王室与郑国发生争执。周桓王亲率军讨伐,郑庄公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不仅领兵抗拒,还一举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周王肩膀——成为天下诸侯笑柄。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不断扩大疆土,使周室剩下了一小块地盘,衰微到连修缮破旧宫廷的资金都没有,乞求诸侯国“礼贡”资金。到了范蠡生活的时代,王室——中央集权不再,也没有实力讨伐不听招呼的诸侯,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诸侯王也还不敢“僭(jiàn)越”,表面上继续尊周天子为共主,实际上不愿再听从周天子招呼,天子成了“聋子耳朵——摆设”,只是履行一下任命诸侯国君的手续而已(有的诸侯国君接位连这个手续也不要),没有任何权威可言。

第二,诸侯争锋

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170余个(一说128个)。诸侯国之间大鱼吃小鱼现象非常普遍——小国纷纷被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实力最强的诸侯王可以召集其实力弱的诸侯王“会盟”——尊其为“霸主”,周天子也不得不承认其“霸权”。范蠡出道之前,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四个“霸主”。这些“霸主”称号基本上都是使用武力手段兼并许多小国取得的。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频繁。范蠡出道之时,天下由170余个诸侯国减少到楚、秦、晋、陈、蔡、郑、齐、鲁、宋、曹、卫、燕、中山、吴、越等十数个,还有与上述国家接壤的相对偏僻的北狄、西戎、南蛮等。范蠡出道之后,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个“霸主”。范蠡晚年——公元前453年,晋国韩、赵、魏三家大户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赵、魏三国即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天下大乱的结果,形成了秦、楚、韩、魏、赵、齐、燕“战国七雄”。史载,春秋242年间,有43个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诸侯朝聘和会盟450余次,大小战事480多起(一说396起),平均每年1•9次战争,东周“乱世”可见一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可以说从出生到去世,呼吸的都是战争硝烟,接受的都是战火炙烤。社会主流意识就是打仗,人的思维基本上就是如何适应战争环境。平民忧心交纳军赋和如何逃命,英才考虑如何报效国家,展示军事才能。范蠡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走上政治舞台的。

第三,战争经济

战争说到底,打的是实力——经济。谁的实力强,谁就是胜利者。范蠡出道前的“四霸”,都是首先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敌国和友邦。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重用善于经商的大商人管仲为丞相。管仲把“趋利避害”、“追求大利”的商业之策,用于治国。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东周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打起“尊王攘夷”口号,九合诸侯,“并国三十五”,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被称作“春秋第一相”。后来的孔子叹服道:如果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的服装了。其后的“三霸”也都是发展经济的结果。当时中国——东周王朝所属各诸侯国,不论是为了称霸的,还是为了保住地位的,都很注意发展“战争经济”,在提高重要生产力——工具上下功夫,一是广泛使用铁犁铧、铁锄等农具;二是普遍使用牛耕牛拉——在农用动力上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溃。生产关系向私有化发展。奴隶制土地国有制逐步转变到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和政治势力增大,与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以至于取代奴隶主贵族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三家分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范蠡从小接受的是“战争经济”教育,担任越国相国——执掌越国政权之后,从“四霸”的经验中,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发展经济,“有人有谷”,才能达到富国强兵目的,完成兴越灭吴大业。

第四,百家争鸣

东周王朝统治权旁落后,礼崩乐坏,王室人才流散。各诸侯国君为了争霸和社会变革需要,大力网络人才,养士之风开始盛行,社会结构形成了一个“士”阶层。这些有文化、有见解、有抱负的“士”,从各自立场、利益出发,纵论天下大势,提出社会变革意见。他们或四出游说,互相辩论,百家争鸣,流派纷呈;或设立私学,招收弟子,讲授学业,传播主张。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打破了东周王朝思想文化的一统天下,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变,形成了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人物——著作为《道德经》,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人物——著作为《易传》、《春秋》、《论语》,孙子为代表的“兵道”人物——著作为《兵法十三篇》,奠定了中华思想文化的“主干”基础。值得一说的是,老子、孔子、孙子,都是春秋晚期百年之内的人物,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三个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影响的伟大人物,发人深思。如果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思想家,文学家。这一时期被称为“诸子百家”时期。范蠡——也称范子,是老子、孔子、孙子的后辈、后学,是吸收了诸子百家尤其是上述三贤思想文化的营养成长起来的,也可以说,他是集三贤思想之大成者。

概括起来说,春秋末期,王权旁落,诸侯争锋,战争经济,百家争鸣,这种动乱时代为平民范蠡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历史大舞台。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版权所有: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   Copyright © 2016-2021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20001157号   技术支持:天润科技  

地址:南阳市宛城区新华街道民主街东段范蠡文化研究院秘书处   电话:18637763905 邮箱:fanliyanjiuyuan@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