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智慧:洞悉人性知进退
当我们打开历史神秘的大门,就能发现,饱经沧桑的华夏民族蕴藏着如此多的智慧与玄妙,演绎了那么多精彩的辉煌和神奇。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家学者,范蠡就是这璀璨星河中灿烂的一笔。
委曲求全 助越复兴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亡又复兴的国家,就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公元前 494 年,勾践举兵进攻吴国,惨败后范蠡劝越王“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用现在的语言去理解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您谦卑恭敬地派人去给吴王赠送厚礼。如果他不接受,您就亲自前往吴国,表达愿意侍奉他的决心,并把自己抵押给吴国。越王勾践按照范蠡的建议,侍奉吴王三年,终被释放回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18 年,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最终打败吴国,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典故的出处。
如果历史仅仅写到这里,那么越王勾践就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和命运拼搏的伟大形象的楷模。而在权力的世界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历代帝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都是运用“权术”的高手。帝王的世界里,只有眼中的江山和梦想中的千秋万代。所谓的手足之情,在权力和江山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功遂身退弃政从商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智者,他也是那个乱世中活得最明白的那个人。他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越王勾践的了解,使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弃政从商。范蠡算得上是弃政从商的鼻祖。
他给文种的信中道尽了世态炎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史 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详细记载道: 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历史也总是在重演着相似的剧情。汉高祖刘邦在成就大业后杀了曾经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勋的韩信、萧何、张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同样的剧情在无数次重演之后,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当我们打开这沉甸甸的真实历史剧目,看着一个个历史人物在画卷里的演绎,我们就能看到,范蠡放弃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是他洞悉人性之后的智慧抉择。
范蠡智慧的源头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提到功遂身退是天道。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最难填满的,一个是大海,一个便是欲望。大海填不满是因为它的包容和博大,而人类的欲望填不满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与丑恶。
《史记》记载:“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顺应规律 待机而动
范蠡把握市场规律,善用时机,基于对宏观经济的把控和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提出了“三八价格,农末俱利”经济理论。用市场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齐国因他而富,陶地也因他的思想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中心。这都源自于他对客观世界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随时以行”的趋势判断,还是“十一之利”的薄利多销、无损于民的经营技巧,在他 19年商海的三个回合中都充满了道家的思想光芒。 我们这个时代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有一句至理名言,“好的时候不要看的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的太坏。”他多年以来见好就收,这使他在商场上风生水起,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股神巴菲特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投资思想。这些都是范蠡经商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实践。今天,范蠡的思想依然可以指引各国企业家成就自己的商业帝国,并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里百战百胜。
三次裸捐 慈善以终
仗义疏财在中国古代是极高的社会荣誉,也是现今社会最为流行的慈善方式--裸捐。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当代富豪都选择裸招 日大
2000多年前,范蠡是“裸捐”的鼻祖,而且范蠡“裸捐”三次。范蠡对待名利和财富的淡泊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人的一生原本就是来看风景的,所有的地位和财富都不过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附属品。在纷乱的滚滚红尘中,淡泊繁华世界的喧嚣,让志向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使自己能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范蠡真正做到了成为财富的主人,他选择毫不留恋功遂身退后,又三次散尽家财。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船”。天地如此之大,在庄子的世界里就像匹马一样,庄子可以轻而易举驾驭它。纷繁复杂的江湖对于范蠡来说就是一艘可随意行驶的小船。“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北宋文学家苏轼如此评价范蠡。
历史里包含着我们民族世代的兴衰和更替。透过事件表象,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饱藏着的成败之道和内在规律。同时,历史记录着人类的过去,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历史是世界的昨天,而今天又是过去的延续,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发生的事情,如同我们不能不向往人类的未来。古埃及曾有一句名言:“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 范蠡就是这历史长河无数明灯中最耀眼的那盏,他的智慧照亮着历史和时代前行的路。
作者简介:
苏海丽,女,1979年5月生,祖籍河南南阳,加拿大籍华人,现任北京广和世纪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英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国际间文化投资和文化艺术交流。 |